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站
全国服务热线

0731-88886566

【母婴育儿】如何带好小月龄宝宝?这份照看指导你一定要知道!新手宝爸宝妈必看~

2024-01-04 来源:本站

“哇哇哇……”“呜呜呜……”“怎么了?怎么了?” 宝宝床边一下多了好几个脑袋。没月嫂、没育儿嫂、不敢去医院...... 吃不好,睡不下,新手妈妈宅家,愁愁愁!



别急,小编准备了一些居家育儿知识科普,本期内容主要是为新手家长们提供6个月以下宝宝的照看指导


01


听哭声,识“婴”语,养成宝宝好习惯


细致地观察,捕捉宝宝哭声的不同含义。


对于新生儿和小于3月龄的小婴儿,在还没有建立自己的进食习惯前,妈妈们一边要根据宝宝的需要按需喂养,一边需要找寻宝宝喝奶、睡眠的小习惯,逐渐帮助宝宝建立合理的喂养秩序。


妈妈们要细致地观察,捕捉宝宝哭声的不同含义,才不会让宝宝养成一哭就抱起来喂奶、一哭就抱起来摇晃的习惯。


02


边吃边睡,边睡边喂,这种做法不可取!


新生儿因尚不适应宫外生活,昼夜节律尚未很好建立,可能有含乳头时间较长(喂哺>30分钟/次)即边吃边睡的情况出现。


但是,随着宝宝月龄增加妈妈要当断则断,慢慢地帮助宝宝建立较为固定的进食睡眠规律


喂奶的过程是亲子互动的机会,最好能在宝宝相对清醒的状态下喂奶,喂奶的时间两侧乳房加起来应少于30分钟,喂奶结束拍完奶嗝后,要坚定而温柔地把宝宝放到床上,鼓励宝宝独立入睡。


哺乳小贴士
01
1~2月龄的婴儿日间<2小时哺乳一次。夜间哺乳间隔时间可延长,约3小时。24小时内母乳喂哺次数为8~10次。

02
3月龄以后两顿间隔时间应继续延长,约2.5~3小时,24小时内母乳哺喂次数为6~8次。

03
4~6月龄的宝宝应尽量减少夜间频繁喂奶,逐渐离断夜奶。到6月龄左右,夜间哺喂最好不超过2次,以免因夜间哺喂次数过多影响白天进食。


如果夜间宝宝醒了哭闹,爸爸也需要多帮忙哄哄,让妈妈好好休息,才能分泌足够的母乳来喂养宝宝。


03


宝宝不爱吃奶,体重长不好,怎么办?


宝宝不爱吃奶的原因很多,以下是可能出现的情况和解决办法,新妈妈可以试试“对号入座”。


1)没有给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。边睡边吃、边玩边吃......导致宝宝总是处于半饱的状态,没有体验到真正的饥饿和吃饱。而每次哺喂时间太短,吃到的都是妈妈的前奶(前奶里面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多不利于长体重)


2)频繁夜醒吃奶、昼夜规律没建立有的宝宝夜里频繁地吃奶,白天一点儿也不饿。因为昼夜规律没建立,夜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,也会导致宝宝长得不好。


这两种情况,妈妈们可以参考前面的处理办法,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。


3)母乳不足。对于母乳不足的妈妈,可以大概计算一下24小时的产奶量,再根据宝宝的月龄和体重看看能否满足,如果不能满足,需及时添加配方奶粉


4)疾病因素。有少部分宝宝可能有如乳糖不耐受、食物过敏或其他的消化系统急慢性疾病。这样的宝宝不仅有吃奶不好的表现,还多伴随反复皮肤湿疹、反复溢奶、腹泻等其他表现。


妈妈们不能因为仅有一种情况就盲目怀疑,如果是这种情况,还是需要到医院来请专业的医生帮助判断一下


04


补钙?补铁?补DHA?到底该补哪一种?


宝宝出生后2周,建议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3400~800IU促进钙的吸收,哺乳期的妈妈也需要每天补充钙剂。疫情期间,小宝宝们应减少外出,每日维生素D的量可以补充至以上范围的高值量,并且酌情可以少量补充钙剂,6 月龄以下每日额外补充元素钙量应不超过200毫克/天。早产的宝宝们需要预防性补充铁剂(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) 。


除了上面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营养素,还有很多比如DHA、锌、益生菌等,都可以在适当情况下使用,但不特别推荐作为常规每日添加营养素。



新手妈妈们由于产后激素水平的影响,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,但是,新手妈妈的升级路上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养育过程中面临的无数挑战,需要父母和家庭携手完成的,妈妈们要学着与丈夫、家人进行沟通,不要在身体状态不佳的情况下额外给自己增加精神负担,只有家人之间多理解、多包容、多分担才是妈妈和家庭的幸福之道。


以上文字来源于网络,侵删!

文章标签:
0